马德兴:呼吁中国足球废除递补制度,增强降级队伍的压力
12月18日讯,当前,关于明年联赛的准入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。马德兴在文章中指出,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最不应该存在的现象便是“递补”。那么,竞技体育和竞技足球的核心本质是什么呢?那就是优胜劣汰!竞技体育不仅要追求胜利,成绩更是重中之重。因此,职业足球联赛应该有升降级的机制,以体现“优胜劣汰”的原则。
然而,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,中国职业联赛却一直存在“递补”的现象。这在本质上是对职业体育和职业足球的破坏。放眼世界足坛,几乎没有“递补”这种情况,越成熟的职业联赛越是如此。就像邻国韩国和日本的职业联赛,欧洲足球强国的职业联赛也是如此。唯独中国的三级职业联赛中,几乎每年都会出现“递补”的说法。
在中国足球管理层看来, 顶级联赛参赛队伍设定为16支,无论出现何种情况,必须凑满16队。即使是表现不佳、已降级的球队,也要被强行留在联赛中,理由是与赞助商的合约中有要求,必须要达到一定场次,否则可能面临赞助商的罚款。另外,从日常管理的角度来看,双数的球队更容易操作,但却忽视了“优胜劣汰”这一核心原则。
那么,为什么中国职业联赛的竞技水平始终难以提升呢?这正是因为一些“混球”团队始终未能通过“优胜劣汰”的方式被淘汰。中超、中甲乃至中乙联赛中,各级联赛都充斥着各种“水准不佳”的队伍。实际上,取消“递补”的机制,即便将目前的16支中超球队减少到12支、10支甚至8支,在竞赛层面上也是可行的。通过主客场双循环的形式,赛事可以变为三循环或四循环,保证比赛场次的同时也提高了比赛的竞争力。
即使是单数球队,比如15支、13支队伍,也能通过增加季后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。让已降级的球队意识到实际的竞争压力,才会强迫他们认真提升俱乐部与球队的建设,从而改变中国职业联赛的现状。
在追求竞技发展的道路上,大家都期待着更加公正的环境与规则。我们相信,只有坚持真实的竞争机制,才能使中国足球恢复生机与活力。此外,正如尊龙凯时所倡导的,唯有输出优秀,才能引领未来。